随记
2003-10-05 02:16 | 夕树枫
0:44,隔壁的房间又飘来了那阵让我闻了三个月还无法习惯的味道,这巴勒斯坦的厨房管理员虽然为人还算不错,但就是整天不爱关门让我难以接受。不知道他是不是生来身上就有一种怪味,记得刚来的第二天,我第一次下到底楼的厨房,正遇见他光着膀子在做每周一次的卫生清理。身上的汗味伴着那阵味道猛地灌进我的鼻孔,我下意识地停止吸入任何气体。三秒钟后,我终于反映过来除了面前这位笑着脸和我说“Hallo!”的老兄外,没有东西能给我带来这种初到异国的震撼。我镇定地做出每见一个新的外国朋友的点头微笑,终于还是没敢吸气再说一句“Hallo”,然后转身,一步三坎地跨回楼上。关上身后的门后深深地吸上一口空气,才真正感觉到波恩不愧为全世界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老妈交待身在国外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身体健康,刚来的几天我一直关着门,深怕得呼吸道感染。直到几天后我们班上又来了一个巴勒斯坦的同学之后,我才知道这是他们民族某些人特有的味道,似乎每个人发出来的都不尽相同,不过大体上都感觉混了一点香水,不过要我和他们面对面聊天实在不如让我回一号楼最臭的厕所里蹲一天,所以至今我还不知道这是他们为了掩盖自己的体臭喷上去的香水味还是本来就有的味道。
今天是周五,以往是例行的联机吃屎时间,托我们99木工2班的福,“吃屎”已经成为Rheinallee 64号楼中CS的代用词了。在这个IFS语言学校的宿舍楼里住着18个海外学子,其中有1个韩国人,1个澳大利亚人,1个巴基斯坦人,1个巴勒斯坦人,2个摩洛哥人,1个也门人,其他的都是中国人。我们自然就成了这里的第一大帮派,一到周末六台电脑(其中一台是住在外面的一个上海人慕名带过来的)联机吃起屎来的声音足以让这些外国朋友们狠狠见识到中国人的力量。如果不是因为德国法律规定晚上10点以后不准大声吵闹,而且吵闹的话有可能让变态的房主扣下我们15欧的押金。说他变态是没有错的,的确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就感觉他的动作有种说不出的怪怪的感觉,真正明白的时候是在一个下雨天。当时就看见他噔噔噔跑上楼,一手叉腰,另一手竖起一只食指,摇头晃脑地呵斥我们不应该在下雨时不关天窗而让雨点落进屋里的地毯来,长得看上去的确是个男的,不过感觉就是正一个骂街泼妇。等他一走,我们三个住在顶楼的人几乎没笑岔了气。后来听说“她”刚和我们学校的校长分手,还听说“她”曾经和一个议员结过婚。流言不可尽信,不过空穴来风岂是无因,看到他的样子首先就得先信了八成。以前在吃屎之余总不免提到这个笑料,不过今天却就只剩下我一个中国人住在顶楼,我的同屋和对门的两个女生都搬到其它的地方去了。本来大家是一起来的,因为我们住的地方是使馆区,隔壁栋好像就是斯洛文尼亚的使馆,房租实在太贵,所以没人愿意在这住下去。但通过来我们语言学校读书这条路来德国的中国人是逃不了这3个月的住房合同的,我却SB到被骗签了4个月的合同,其间具体情况就不说了。看到这里的时候请帮我将那个变态咒骂10遍。Scheisse!
欧元又在涨,对人民币已经超过1:10大关了,拿起身边的每500克1.19欧的葡萄吃了一个,不禁又想起在农林大的日子。虽然不算富,一个月千元的生活费在南平这小城市倒也算过得逍遥自在,拿到这来却连房租的一半都不够付,精神生活方面的消费就暂时别去想它了。哪家超市卖什么东西最便宜是Rheinallee 64里中国学生的两大永恒话题之一,骑车到5公里外的超市买几盒500克35Cent的米绝不稀奇(100Cent等于1欧元)。第二个话题自然是申请大学,这的中国学生德语水平都不太好,正因为如此才会住进这个坑人的学校宿舍。像我刚来时除了Ja、Nein和Danke以外什么都不会,又舍不得花100欧让语言学校的人来接我,幸好有个在波鸿读大学的网友到法兰克福接我到波恩。纵是如此,我们还是在科隆大教堂旁呆了一晚才到波恩,没想到刚到宿舍就拿了书本到学校上了三小时的课,到下午回来时算起来已经连续36小时没好好睡觉了,算是破了我的记录。你们不相信我在30小时没睡觉后还有精力继续学上3个小时吧?唉!主要是想到这三小时课值30欧元,既然是来学习的,自然得好好学习了。要进德国的大学一般有两条路,一是考过DSH直接进入大学学习,二是考大学的预科班考试读大学预科班。DSH是纯语言考试,号称德语托福,估计我得在这学上10个月拿到德语中二的学时证明才有资格报考。大学预科班的语言考试更为简单,不过还得考数理化什么的,本来这对中国的中学生自然不在话下,不过换句话说这也是一种语言考试,所以也未必简单,不过国内大学毕业出来的一般就不能读预科了,比如说我。可能是DAAD怕学生学老了吧,德国的大学一般得读上六七年才出得来。
掐掐指头算,不知不觉在这住了三个月了,还有一个月合同才到期,和我一起来的住对门的两个女生已经脱离苦海搬出去了,我的同屋也被骗签了四个月,不过他比我早一个月来,所以也走了,和那两个女生住同一间屋……这样我就成了这幢楼里资格最老的学生了,今天来了两个上海的新生,终于可以让我摆摆老生的架子,告诉他们该办什么证件、东西该怎么放、垃圾丢哪、什么东西该在哪买等等,着实过了一回瘾,不过也花了我几欧的电话费让他们打电话报平安,看来又得骗些人给我打电话了。我买的是O2的手机卡,虽然O2的信号不行、话费也不便宜,感觉上去唯一的好处就是给中国人打电话比较便宜,异网的手机通话是很贵的,因为在德国的中国人大都买O2的手机卡,所以我也不能例外。就像中国的网友大都用QQ,总不可能让我用MSN来和他们聊。在国内打手机是双向收费的,打的人和接的人都得向电信公司付钱,O2的卡则是打的人付钱,接的人收钱。虽然收到的没多少,不过也给了我们这些中国的穷学生一些期望,就是话费打完了不一定要自己去交,可以等别人给你打电话时慢慢往你的手机里充点值。等别人给你打了半小时电话后,你就有钱拨个电话给他说声感谢了,此外还能有十几Cent的盈余。即便如此,O2同网内的手机通话一分钟也得要三十多Cent,因而Rheinallee64号里的中国学生打电话有了一种默契,当电话铃声响的时候看看来电显示的是谁,如果你能确认他离你的距离在一公里以内的话,不要接电话而是去找他,否则晚上你可能得请他吃饭。这也适用于两个人有约的情况,电话铃声响两声代表催促你快点。最让我们后悔的是没有人会摩尔斯电码,否则免费打电话就不是梦想了。
天气渐渐冷了,真想念老妈做的红烧狗肉,吃一次可以在冬天一个星期不用穿厚的外套,不过当然是指福建的冬天。虽然德国的狗不见得就比中国少,但能吃的估计就还得回中国去找了,西方人爱狗是出了名的,班上有个波兰的MM有一次突然用英文问我:“Do you really eat dogs?”在得到我用一种在回味某种美味的表情回答的肯定答案后,她又是惊讶又是愤怒,指手划脚地说:“那些狗狗在公园里和街道旁跑跑跳跳,你们就这种把它抓来宰了吃了?”看来她还不知道在中国农村有一种叫作土狗的动物,也不懂有人是专门养狗杀了来吃的,最重要的是她不懂狗肉的美味!解释了半天她才慢慢理解我们吃的是什么样的狗肉,但为了保证她的早饭不会喷到我身上我还是没敢告诉她在中国的确是有人杀宠物狗来吃的。狗是要爱的,不过当然得建立在狗不咬人的前提下。在德国如果被家养的狗咬了的话可以得到上万欧元的赔偿,所以来这里有很大一部分中国人的最大愿望就是被狗咬。但凡遇见落单的狗,先观察他脖子上是否系有狗牌,如果确认有的话就用一切挑逗手段诱它咬之,只可惜我是从来没有成功过。德国的狗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如果咬人的话肯定是要被宰了的,为了生命着想忍受一下人类的挑逗还是值得的。目前为止我还没遇上火气大到会来咬人的狗狗,只有愤愤地在看到狗的时候说“咬我!”“咬我!”,直到有一次在公车上一个带着狗的德国妇女问我“Hund”(德语的狗)用中文说是不是叫“咬我”,我说不是,汉语是很简练的,这些动物名词汉语一般都只用一个字,像猫、马、牛、羊、猪什么的,“咬我”是“Hallo”的意思,她微笑地谢了我。为了这句感谢,下车后我替她祈祷,希望她不要在看到她的中国朋友的时候记起这个词。
(To be continued......)
附:慕尼黑之游随记
整天绞尽脑汁省钱之余,旅游还是不能忘记的,否则真是变相浪费几千块钱的飞机票了。9月20号慕尼黑啤酒节开幕,我们五人合买了张周末火车票,去领略了一下真正的德国风情。这周末票只能在周六、周日使用,可以随便乘坐德国境内的SB、RB、RE等火车,但不能坐IC和ICE特快列车,在有的城市还能乘坐所有的地铁和公车。因为不知道这张票是否能在慕尼黑市内使用,为了交通方便,我们每人都带上了一辆自行车。虽然德国的火车、地铁、公车都能很方便地把自行车搬上去,但五个中国人、五辆自行车浩浩荡荡的阵势的确也让一些老德开了开眼,在十个小时的旅程中我们换了五次火车,搬上搬下的时候总免不了有人张望。德国人还是不错的,我们下车的时候门外的人总会自动让到两旁,有时也有人主动帮忙接下车子。到了慕尼黑才知道原来周末票是可以在市内使用的,于是有人就开始心疼起来回共6欧的自行车票了。
心疼归心疼,玩还是要玩的,将自行车锁在火车站后我们就直奔传说中的慕尼黑人的休闲胜地-英格兰花园。到了那果然开了眼界,草地上躺满了沐日光浴的人们,男女老少都有,大都穿得很少。欧洲人喜欢晒太阳,中国学生军训完回去家长大都会心疼地说:“唉呀!怎么晒得这么黑?”;欧洲家长则是高兴地摸着孩子的脑袋说:“哇!你晒得真黑啊!”。一个皮肤比较容易晒黑的中国女孩诉苦说:“在国内的女孩子许多笑我黑,到了德国我倒被老师笑话了,说我不愿意晒黑。”到了这么美丽的花园,我们几个男生不免就用在游泳场里的目光开始张望,开始发现了几个一丝不挂的男子在打球,有个人就开始兴奋了。我们当然不会认为他也是同性恋,有男的不穿衣服当然也有女的嘛!于是我们开始在草地上坐下,听一群大概是印第安人的家伙打鼓,可惜的是坐了半小时还没能看到一个想看的目标,只好放弃。英格兰花园里有座黑黑的中国宝塔,只可惜我们这几个人都没能认出来,在看了介绍的标志牌后才知道原来它的确是,倒是我们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够了……真正吸引我们的目光的是宝塔旁的两辆英式的马车,两匹拉车的马毛长得极漂亮,站着一动不动的时候看上去直像两座雕像,若非看到其中一只马跺了跺脚,我真要过去摸上两把。逛了半天,觉得英格兰花园其实也就那样,只不过一个大公园而已,实在没有兴趣再逛下去,回来的路上发现那群印第安人还在打鼓,不由开始怀疑南美洲人的精力是不是真的特别旺盛。
本想坐地铁回火车站,没想到在地铁站看到一群穿着拜仁慕尼黑队球衣的家伙,看来今晚有球赛!有两个特迷足球的家伙便决定跟踪他们到拜仁慕尼黑的主场。看球是不可能的了,一来没时间,二来这球票的价格-_-估计他们只是想回去时能嚷两句:“拜仁慕尼黑踢球时我就在球场外面。”这未必就比在球场里看球差了。本来我是没什么兴趣的,不过车票在他们手上,只好随大流。可笑的是,下了地铁后居然在人流里把那群人跟丢了,幸好我们没有走散。这一来反倒达到了我们来慕尼黑的首要目的-啤酒节。霓红灯辉映下的游乐场、巨大的啤酒帐篷、巴伐风格的传统服装,这就是慕尼黑。其实感觉上去巴伐的传统服装并不漂亮,女的看上去像农村里的孕妇,男的倒有点卓别林的感觉。不过慕尼黑人的确不容易,能让这个著名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在众多的外来影响之下仍然保持着原有特色。对外来影响视而不见,永远以巴伐利亚风格的传统为骄傲,既会工作,又会享受生活,这就是慕尼黑人的本色吧。
晚上10点多,人潮开始慢慢减少,为了不让每人6欧的自行车票浪费掉,我们开始了在这个德国第三大城市里的夜路狂奔。为了保证不会迷失方向,我们决定沿着一条大街一直骑下去,这是我每到一个陌生城市想要夜逛时最常用的方法。五个中国人从波恩跑来骑着自行车半夜三更在慕尼黑的大街上急驰,想起来还真是有点搞笑。9月底的德国已经开始让人有寒冷的感觉,特别是在晚上。我们几个不怕死的有说有笑,倒也没什么感觉到冷。特别是那三个上海的,边骑边说慕尼黑怎么那么像上海,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实在是受不了。不过站在一座立交桥上看着桥下一对对车灯在公路上划出道道红线,真能体会到同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共通感。沿路看到的几座宏伟的哥特式建筑的确让我精神一振,感到真是不虚此行了。精神虽然是振了,寒冷和瞌睡虫的侵袭却是不能置于一边不理的,骑到12点,我们终于打道回火车站困觉。
至此,我们的慕尼黑之行算是圆满结束,虽然还有点不尽兴的遗憾,最让我欣慰的,就是创了我旅行花钱的最低记录:车票来回我分上11.5欧,自行车票6欧,咖啡两杯2.6欧,PIZZA一个2欧,干粮两欧多,合计居然不到25欧……
-
今天是周五,以往是例行的联机吃屎时间,托我们99木工2班的福,“吃屎”已经成为Rheinallee 64号楼中CS的代用词了。在这个IFS语言学校的宿舍楼里住着18个海外学子,其中有1个韩国人,1个澳大利亚人,1个巴基斯坦人,1个巴勒斯坦人,2个摩洛哥人,1个也门人,其他的都是中国人。我们自然就成了这里的第一大帮派,一到周末六台电脑(其中一台是住在外面的一个上海人慕名带过来的)联机吃起屎来的声音足以让这些外国朋友们狠狠见识到中国人的力量。如果不是因为德国法律规定晚上10点以后不准大声吵闹,而且吵闹的话有可能让变态的房主扣下我们15欧的押金。说他变态是没有错的,的确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就感觉他的动作有种说不出的怪怪的感觉,真正明白的时候是在一个下雨天。当时就看见他噔噔噔跑上楼,一手叉腰,另一手竖起一只食指,摇头晃脑地呵斥我们不应该在下雨时不关天窗而让雨点落进屋里的地毯来,长得看上去的确是个男的,不过感觉就是正一个骂街泼妇。等他一走,我们三个住在顶楼的人几乎没笑岔了气。后来听说“她”刚和我们学校的校长分手,还听说“她”曾经和一个议员结过婚。流言不可尽信,不过空穴来风岂是无因,看到他的样子首先就得先信了八成。以前在吃屎之余总不免提到这个笑料,不过今天却就只剩下我一个中国人住在顶楼,我的同屋和对门的两个女生都搬到其它的地方去了。本来大家是一起来的,因为我们住的地方是使馆区,隔壁栋好像就是斯洛文尼亚的使馆,房租实在太贵,所以没人愿意在这住下去。但通过来我们语言学校读书这条路来德国的中国人是逃不了这3个月的住房合同的,我却SB到被骗签了4个月的合同,其间具体情况就不说了。看到这里的时候请帮我将那个变态咒骂10遍。Scheisse!
欧元又在涨,对人民币已经超过1:10大关了,拿起身边的每500克1.19欧的葡萄吃了一个,不禁又想起在农林大的日子。虽然不算富,一个月千元的生活费在南平这小城市倒也算过得逍遥自在,拿到这来却连房租的一半都不够付,精神生活方面的消费就暂时别去想它了。哪家超市卖什么东西最便宜是Rheinallee 64里中国学生的两大永恒话题之一,骑车到5公里外的超市买几盒500克35Cent的米绝不稀奇(100Cent等于1欧元)。第二个话题自然是申请大学,这的中国学生德语水平都不太好,正因为如此才会住进这个坑人的学校宿舍。像我刚来时除了Ja、Nein和Danke以外什么都不会,又舍不得花100欧让语言学校的人来接我,幸好有个在波鸿读大学的网友到法兰克福接我到波恩。纵是如此,我们还是在科隆大教堂旁呆了一晚才到波恩,没想到刚到宿舍就拿了书本到学校上了三小时的课,到下午回来时算起来已经连续36小时没好好睡觉了,算是破了我的记录。你们不相信我在30小时没睡觉后还有精力继续学上3个小时吧?唉!主要是想到这三小时课值30欧元,既然是来学习的,自然得好好学习了。要进德国的大学一般有两条路,一是考过DSH直接进入大学学习,二是考大学的预科班考试读大学预科班。DSH是纯语言考试,号称德语托福,估计我得在这学上10个月拿到德语中二的学时证明才有资格报考。大学预科班的语言考试更为简单,不过还得考数理化什么的,本来这对中国的中学生自然不在话下,不过换句话说这也是一种语言考试,所以也未必简单,不过国内大学毕业出来的一般就不能读预科了,比如说我。可能是DAAD怕学生学老了吧,德国的大学一般得读上六七年才出得来。
掐掐指头算,不知不觉在这住了三个月了,还有一个月合同才到期,和我一起来的住对门的两个女生已经脱离苦海搬出去了,我的同屋也被骗签了四个月,不过他比我早一个月来,所以也走了,和那两个女生住同一间屋……这样我就成了这幢楼里资格最老的学生了,今天来了两个上海的新生,终于可以让我摆摆老生的架子,告诉他们该办什么证件、东西该怎么放、垃圾丢哪、什么东西该在哪买等等,着实过了一回瘾,不过也花了我几欧的电话费让他们打电话报平安,看来又得骗些人给我打电话了。我买的是O2的手机卡,虽然O2的信号不行、话费也不便宜,感觉上去唯一的好处就是给中国人打电话比较便宜,异网的手机通话是很贵的,因为在德国的中国人大都买O2的手机卡,所以我也不能例外。就像中国的网友大都用QQ,总不可能让我用MSN来和他们聊。在国内打手机是双向收费的,打的人和接的人都得向电信公司付钱,O2的卡则是打的人付钱,接的人收钱。虽然收到的没多少,不过也给了我们这些中国的穷学生一些期望,就是话费打完了不一定要自己去交,可以等别人给你打电话时慢慢往你的手机里充点值。等别人给你打了半小时电话后,你就有钱拨个电话给他说声感谢了,此外还能有十几Cent的盈余。即便如此,O2同网内的手机通话一分钟也得要三十多Cent,因而Rheinallee64号里的中国学生打电话有了一种默契,当电话铃声响的时候看看来电显示的是谁,如果你能确认他离你的距离在一公里以内的话,不要接电话而是去找他,否则晚上你可能得请他吃饭。这也适用于两个人有约的情况,电话铃声响两声代表催促你快点。最让我们后悔的是没有人会摩尔斯电码,否则免费打电话就不是梦想了。
天气渐渐冷了,真想念老妈做的红烧狗肉,吃一次可以在冬天一个星期不用穿厚的外套,不过当然是指福建的冬天。虽然德国的狗不见得就比中国少,但能吃的估计就还得回中国去找了,西方人爱狗是出了名的,班上有个波兰的MM有一次突然用英文问我:“Do you really eat dogs?”在得到我用一种在回味某种美味的表情回答的肯定答案后,她又是惊讶又是愤怒,指手划脚地说:“那些狗狗在公园里和街道旁跑跑跳跳,你们就这种把它抓来宰了吃了?”看来她还不知道在中国农村有一种叫作土狗的动物,也不懂有人是专门养狗杀了来吃的,最重要的是她不懂狗肉的美味!解释了半天她才慢慢理解我们吃的是什么样的狗肉,但为了保证她的早饭不会喷到我身上我还是没敢告诉她在中国的确是有人杀宠物狗来吃的。狗是要爱的,不过当然得建立在狗不咬人的前提下。在德国如果被家养的狗咬了的话可以得到上万欧元的赔偿,所以来这里有很大一部分中国人的最大愿望就是被狗咬。但凡遇见落单的狗,先观察他脖子上是否系有狗牌,如果确认有的话就用一切挑逗手段诱它咬之,只可惜我是从来没有成功过。德国的狗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如果咬人的话肯定是要被宰了的,为了生命着想忍受一下人类的挑逗还是值得的。目前为止我还没遇上火气大到会来咬人的狗狗,只有愤愤地在看到狗的时候说“咬我!”“咬我!”,直到有一次在公车上一个带着狗的德国妇女问我“Hund”(德语的狗)用中文说是不是叫“咬我”,我说不是,汉语是很简练的,这些动物名词汉语一般都只用一个字,像猫、马、牛、羊、猪什么的,“咬我”是“Hallo”的意思,她微笑地谢了我。为了这句感谢,下车后我替她祈祷,希望她不要在看到她的中国朋友的时候记起这个词。
(To be continued......)
附:慕尼黑之游随记
整天绞尽脑汁省钱之余,旅游还是不能忘记的,否则真是变相浪费几千块钱的飞机票了。9月20号慕尼黑啤酒节开幕,我们五人合买了张周末火车票,去领略了一下真正的德国风情。这周末票只能在周六、周日使用,可以随便乘坐德国境内的SB、RB、RE等火车,但不能坐IC和ICE特快列车,在有的城市还能乘坐所有的地铁和公车。因为不知道这张票是否能在慕尼黑市内使用,为了交通方便,我们每人都带上了一辆自行车。虽然德国的火车、地铁、公车都能很方便地把自行车搬上去,但五个中国人、五辆自行车浩浩荡荡的阵势的确也让一些老德开了开眼,在十个小时的旅程中我们换了五次火车,搬上搬下的时候总免不了有人张望。德国人还是不错的,我们下车的时候门外的人总会自动让到两旁,有时也有人主动帮忙接下车子。到了慕尼黑才知道原来周末票是可以在市内使用的,于是有人就开始心疼起来回共6欧的自行车票了。
心疼归心疼,玩还是要玩的,将自行车锁在火车站后我们就直奔传说中的慕尼黑人的休闲胜地-英格兰花园。到了那果然开了眼界,草地上躺满了沐日光浴的人们,男女老少都有,大都穿得很少。欧洲人喜欢晒太阳,中国学生军训完回去家长大都会心疼地说:“唉呀!怎么晒得这么黑?”;欧洲家长则是高兴地摸着孩子的脑袋说:“哇!你晒得真黑啊!”。一个皮肤比较容易晒黑的中国女孩诉苦说:“在国内的女孩子许多笑我黑,到了德国我倒被老师笑话了,说我不愿意晒黑。”到了这么美丽的花园,我们几个男生不免就用在游泳场里的目光开始张望,开始发现了几个一丝不挂的男子在打球,有个人就开始兴奋了。我们当然不会认为他也是同性恋,有男的不穿衣服当然也有女的嘛!于是我们开始在草地上坐下,听一群大概是印第安人的家伙打鼓,可惜的是坐了半小时还没能看到一个想看的目标,只好放弃。英格兰花园里有座黑黑的中国宝塔,只可惜我们这几个人都没能认出来,在看了介绍的标志牌后才知道原来它的确是,倒是我们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够了……真正吸引我们的目光的是宝塔旁的两辆英式的马车,两匹拉车的马毛长得极漂亮,站着一动不动的时候看上去直像两座雕像,若非看到其中一只马跺了跺脚,我真要过去摸上两把。逛了半天,觉得英格兰花园其实也就那样,只不过一个大公园而已,实在没有兴趣再逛下去,回来的路上发现那群印第安人还在打鼓,不由开始怀疑南美洲人的精力是不是真的特别旺盛。
本想坐地铁回火车站,没想到在地铁站看到一群穿着拜仁慕尼黑队球衣的家伙,看来今晚有球赛!有两个特迷足球的家伙便决定跟踪他们到拜仁慕尼黑的主场。看球是不可能的了,一来没时间,二来这球票的价格-_-估计他们只是想回去时能嚷两句:“拜仁慕尼黑踢球时我就在球场外面。”这未必就比在球场里看球差了。本来我是没什么兴趣的,不过车票在他们手上,只好随大流。可笑的是,下了地铁后居然在人流里把那群人跟丢了,幸好我们没有走散。这一来反倒达到了我们来慕尼黑的首要目的-啤酒节。霓红灯辉映下的游乐场、巨大的啤酒帐篷、巴伐风格的传统服装,这就是慕尼黑。其实感觉上去巴伐的传统服装并不漂亮,女的看上去像农村里的孕妇,男的倒有点卓别林的感觉。不过慕尼黑人的确不容易,能让这个著名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在众多的外来影响之下仍然保持着原有特色。对外来影响视而不见,永远以巴伐利亚风格的传统为骄傲,既会工作,又会享受生活,这就是慕尼黑人的本色吧。
晚上10点多,人潮开始慢慢减少,为了不让每人6欧的自行车票浪费掉,我们开始了在这个德国第三大城市里的夜路狂奔。为了保证不会迷失方向,我们决定沿着一条大街一直骑下去,这是我每到一个陌生城市想要夜逛时最常用的方法。五个中国人从波恩跑来骑着自行车半夜三更在慕尼黑的大街上急驰,想起来还真是有点搞笑。9月底的德国已经开始让人有寒冷的感觉,特别是在晚上。我们几个不怕死的有说有笑,倒也没什么感觉到冷。特别是那三个上海的,边骑边说慕尼黑怎么那么像上海,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实在是受不了。不过站在一座立交桥上看着桥下一对对车灯在公路上划出道道红线,真能体会到同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共通感。沿路看到的几座宏伟的哥特式建筑的确让我精神一振,感到真是不虚此行了。精神虽然是振了,寒冷和瞌睡虫的侵袭却是不能置于一边不理的,骑到12点,我们终于打道回火车站困觉。
至此,我们的慕尼黑之行算是圆满结束,虽然还有点不尽兴的遗憾,最让我欣慰的,就是创了我旅行花钱的最低记录:车票来回我分上11.5欧,自行车票6欧,咖啡两杯2.6欧,PIZZA一个2欧,干粮两欧多,合计居然不到25欧……
-